认知失调,谁对谁错?

 

来自 / 联合早报
文 / 郑斌辉
发布 / 2021 年 4 月 20 日 5:00 AM

认知失调。是啥?

最近本人有机会参与研讨会,发现一些心理学的现象,很感兴趣,深入研究后,发现还蛮博大精深 的,想跟大家分享。

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类似情况。一群人在讨论事情,刚开始都还客观地商讨,有来有往,交流意 见。随着时间的过去,不知不觉地开始意见不合,逐渐温度上升,参与者越来越坚持自己的意见, 也想尽办法推翻对手的看法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旁观者不难发现,争论者不单坚持己见,也会渐渐地闭耳不听对方的论点。不管对 方的论点多客观,多有理,都无法接纳。一心只想在辩论中取胜。在心理学领域,这个现象被称为 认知失调(cognitive dissonance)。

认知失调,简单来说,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之前的自我认知出现冲突时,会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 不舒适、不愉快的情绪。所以当人们出现认知失调时,通常会下意识地自我辩护,为自己找借口, 甚至推卸责任。

自我辩护不一定是撒谎。撒谎是有意识地欺骗他人,自我辩护则是下意识地欺骗自己,合理化自己 的所作所为或看法,说服自己是对的。一旦某件事在脑里是变得合理并有意义的,人就会心安理 得,认知失调,以及心理的不适随之消散。相信大家都同意,要承认错误,承认自己愚昧,是非常 困难的事。

曾几何时,有没有试过被批评当儿或感觉自己论点被反驳得毫无反击余地时,逐渐地陷入认知失调 的状况?不知诸君有否同感,但回顾我自己,肯定有过。自我辩护是本能,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自 己的问题找借口,是非常自然的自我保护做法。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当自己陷入认知失调的流沙时, 如何把自己拉出来。能够做的,首先要学习如何自我反省。常言道: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这个能力是 会跟着时间的磨炼而进步的。

以柔制刚,共同进步

那我们遇到陷入认知失调的人时,又应该如何处理?你将可能会遇到几种反应: 1.对方即使已经明确地被反驳,依然会固执地坚持己见。

2. 当对方发现自己论点已无从去路,会一直转换话题,把主题扯到其他东西,英文俗语称为 “shifting the goal posts”(改变龙门位置)。

3. 对方越来越情绪化,以提高声量来压制你的论点。

实际上还有许多例子,但以上的几点应该都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。必须明白的是,遇到这样的情 况,你越想通过强而有力的论点来说服对方,你将会面对越强烈的认知失调。在这种情况下,最好 的解决方式,就是叫喊暂停,让温度下降,各自冷静后,再重新开始。诸君切记,硬碰硬取得胜利 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感,但以柔制刚,刚柔并济,才能达到正面的反应。

前人说过:“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”自我批判,自我肯定,客观地理解人外有人,天外 有天的世界观。方为共同进步的上策。

(Source from https://www.zaobao.com.sg/lifestyle/columns/story20210420-11407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