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国家?
来自 / 联合早报
文 / 郑斌辉
发布 / 2021 年 8 月 10 日 5:00 AM
8 月 9 日是新加坡国庆日。每年通常到了这段期间,到处都会看到人民高挂国旗,以祝国庆之乐。 国庆当天,许多人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热闹国庆典礼。
撇开这两年因为冠病疫情造成庆典节目简化,过去多年都能看到政府部门全体出席,目睹国防部各 团体及社会组织步操而过,军队骄傲地呈现新加坡各种最先进的武装硬件。多架侦察机、战斗机与 直升机会在上方飞越而过,紧随其后是红狮跳伞队的降落伞表演。天黑之后,还有多所学校、制服 团体、社会组织及艺人彩排多日的各项表演。接近节目尾声,当大家都情绪高涨的当儿,全国各地 都会呈献烟花秀,节目抵达高潮,随着大家高唱爱国歌曲,圆满结束。
隔天 8 月 10 日,每个人生活回归正常,昨天的高昂激情,有如过眼云烟。对许多人来说,身为新 加坡人的激情,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事。
不知诸君是否有同感,近年来不禁感觉越来越少新加坡人在国庆期间高挂国旗?被问到时,不少人 有感而发,提到有许多不同因素导致自身对新加坡的憧憬,正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化。
“国家”的定义是什么?虽简单二字,却莫衷一是。对有些人来说,国家是一个实在的东西,比如一 片属于人民的领土。另一些认为“国家”只是一个能够团结人民的概念。学术界有些学者认为,构成 一个国家的四大要素是领土、人民、政府,以及主权。依我的浅见,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。一 片没有人民定居的领土,根本就与荒野无人的沙漠一般。执政成员,也是从人民当中投选出来的。 简单来说,一个国家的最终成败,都得看人民。那人民对国家的情怀,是基于哪些重要因素呢?
重要因素:信任、归宿感
第一是对国家的信任,他们必须相信国家的法制,以及政府是为他们而存在的。换句话说,国内一 切的法律以及政治策略,都应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素质为最基本目标。
第二个重要的因素,就是人民对国家的归宿感。国人必须觉得新加坡是属于他们的地方,如果人民 感觉在自己的国家内不被重视,久而久之,就不在把国家视为属于自己的家。其爱国之心,也会相 应削弱。
近年来在媒体上不难听到越来越多国民因觉得有太多外来的“人才”进入我国,取代了许多本地人的 工作而不满。也有些人觉得在很多地方,虽身为本土人,却不禁感觉自己反而是少数群众。这些潜
在的不满情绪,有时候也会让持有不同社会与政治看法的新加坡人,因观点不合而互相产生摩擦。 尤其是在网络上,更是毫无顾忌地恶言相对,自己人打自己人。
之前曾参加一场多元文化对话会,我在讨论时提过,国人之间意见分歧的时候,最重要是保持互相 尊重的心态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有建设性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观点距离。人民之间需要的是互相尊 重,有了尊重才能团结一致,找回正在逐渐消失的归宿感,找回“家”的感觉。
国家生日,请允许我小许愿望——我们是新加坡公民,誓愿不分种族、言语、宗教,团结一致,建 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,并为国家之幸福、繁荣与进步,共同努力。
(Source from https://www.zaobao.com.sg/lifestyle/columns/story20210810-1180165)